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週二(5月6日),美元微幅回升至100,臺幣上週五後不斷上漲,創下1990年代以來最大漲幅,外媒傳出未經證實的猜測,即任何可能與美國達成的Coinbase 交易所貿易協議都可能涉及匯率重新調整。臺灣和美國貿易談判於5月1日舉行首次正式會談,但尚未公佈結果。
(來源:FX168)
本週初,圍繞潛在貿易協議的猜測引發臺幣大幅上漲,並在全球外匯市場引起反響,美元因此再次受到衝擊。
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經濟議程削弱了人們對美國資產的態度,美元已然承壓,週一美元兌大多數主要貨幣進一步走弱。彭博美元指數在紐約收盤下跌約0.2%,此前一度收復了早前的跌幅。
臺幣在彭博追蹤的16種主要貨幣中領漲,周初盤中一度創下30多年來的usdt詐騙dcard最大漲幅。日元上漲約0.9%,領漲十國集團(G10),歐元/美元匯率突破1.13大關。
自今年1月上任以來,特朗普咄咄逼人的貿易言論震動了宏觀市場,削弱了美元在經濟緊張時期的傳統避險貨幣地位,導致投資者撤出美國資產。
最近幾天,投資者的Pi 幣注意力集中在特朗普政府與主要合作夥伴談判的貿易和關稅協議的範圍和性質上,以及這是否會涉及全球政策製定者的協調努力以進一步削弱美元。
摩根大通駐新加坡的全球外匯策略師阿林達姆·桑迪利亞(Arindam Sandilya)在播客中描述了亞洲貨幣近期的走勢,他表示:「我們都對這個地區感到有些震驚。貨幣的大幅同步升值引發了該地區各國央行之間關於達成某種貨幣協議的討論。」
儘管5月份拋售有所放緩,但彭博美元現貨指數今年仍下跌近7%,創下該指數20年前成立以來的最大跌幅。與此同時,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狗幣最新消息最新數據,投機衍生品市場的交易員對美元的悲觀看法達到了自9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自上週五以來,新臺幣飆升——至少部分原因是未經證實的猜測,即任何可能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都可能涉及匯率重新調整——這體現了全球政策製定者目前麵臨的困境,因爲在貿易政策不確定的情況下,投資者紛紛拋售美國資產。
傑富瑞(Jefferies)全球外匯主管布拉德·貝克泰爾(Brad Bechtel)表示,臺幣的上漲有可能蔓延至其他發展中國家。「或者,以太幣是什麼東西?這預示著美國與中國或美國與該地區之間將達成某種貨幣協議,從而導致所有亞洲貨幣走強,」他說道。
週一,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加州駁斥了投資者因特朗普政府的經濟政策而拋售美國資產的說法,稱美國是全球資本的「首選目的地」。他還就貿易問題發表了講話。
貝森特在米爾肯研究所全球會議上表示:「獲得更好的貿易條件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也不總是一個令人愉快的過程,但我認爲最終貿易關係將會更加牢固,我們的安全和價值觀紐帶仍將存在。」
各國央行和金融官員正在對本國貨幣大幅升值做出反應。
臺灣央行行長週一在緊急簡報會上表示,市場評論引發了出口商和外國投資者「過度」購買臺幣。與此同時,臺灣市場監管機構會見了持有美元債券的人壽保險公司,這些公司尤其容易受到臺幣上漲的影響。
Lord Abbett & Co.投資組合經理兼貨幣團隊主管Leah Traub表示:「我會謹慎對待過度傾向於美元升值的情況,因爲臺灣、馬來西亞,尤其是香港的主管單位在必要時擁有大量購買美元的手段。」
克裏希納·古哈(Krishna Guha)和馬可·卡西拉吉(Marco Casiraghi)等Evercore策略師週一指出,國內數據可能主導未來幾天美國資產的基調,但他們補充說,貨幣市場的波動可能會滲透到美國國債市場,在最近的拍賣中,美國國債的外國需求繼續保持相對強勁。
Evercore團隊寫道:「我們看到美國市場動盪的餘震和過去一個月的歷史性相關性突破,加上對臺灣被迫外匯升值的擔憂,有可能產生區域溢出效應,並可能回溢至美國國債市場。」
美國財政部所謂的季度再融資拍賣於週一拉開帷幕,首次發行了580億美元的三年期國債。此次拍賣進展順利,但間接競標者(包括通過美聯儲競標的外國央行)的買家比例低於近期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