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商品 >正文

    量子計算、無人機概念股大漲!蘋果續創歷史新高,市值逼近 4 萬億美元

    隔夜市場概述

    聖誕假日歸來交投清淡,標普、納指一度轉漲,但最終收跌,道指五連漲,小盤股漲近 1% 領跑。艾達幣ada

    “科技七姐妹” 僅蘋果漲:蘋果站上 259 美元連續四天創歷史新高,市值逼近 4 萬億美元;Meta 跌超 1.4% 後跌幅收窄至 0.72%,亞馬遜收跌 0.87%,穀歌 A 跌近 0.9% 後跌幅收窄至 0.26%,微軟跌超 0.6% 後跌幅收窄至 0.28%。

    特斯拉收跌 1.76%,德銀預測特斯拉四季度交付低於預期,狗 狗幣怎麼玩而特斯拉的 “死忠粉” Wedbush 則堅定看多。

    英偉達跌超 1.7% 後收跌 0.21%,英偉達將於兩週後發佈基於 BlackWell 架構的 RTX 50 係顯卡,預計在明年 3 月的 GTC 大會上,新一代 GB300 AI 服務器將亮相,爆料顯示多項參數有大幅提升。

    比特幣下挫、逼近 9.5 萬美元,加密貨幣概念股普跌,而執行購買比特幣計劃的 KULR 漲超 40%,自 11 月 1 日低點來,該公司已累漲超 1500%;“比特幣持倉大戶” MSTR 收跌 4.78%。bnb歷史價格

    中概指數一度漲 0.9%,理想汽車最高漲超 9%,金山雲漲超 14%。

    無人機概念股大漲,SES AI Corp 收漲 100%,Palladyne AI 收漲 47.57%。

    量子計算概念股大漲,QMCO 收漲 49.98%,QUBT 收漲 12.55%,QBTS 收漲 24.53%。

    英偉達推出 GB200 NLV4,或在明年 3 月推出 GB300

    對於中型規模的Pi Network 幾時上市?,或者注重能源效率的組織而言,GB200 NVL4 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與專爲大規模部署設計、並具有邊緣連接器以支持脊骨配置的 NVL72 相比,NVL4 提供了一個更緊湊、更注重能源效率的替代方案。

    數據中心芯片需求放緩怎麼辦?英偉達供應商:AI 手機將接力

    在全球數據中心投資有放緩可能性的背景下,半導體行業麵臨新挑戰。然而,週四英偉達供應商、全球芯片測試設備龍頭 Advantest CEO 指出,AI 智能手機的比特幣怎麼玩ptt需求被看作是行業的新增長點,有望助力行業避免陷入衰退。目前 AI 手機需求不大,一些分析師預計現有的 AI 功能或許不足以刺激消費者大規模換機。

    甲骨文今年飆升超 60% 爲科網泡沫以來最佳,創始人埃裏森身家狂漲 750 億美元

    躋身 AI 領域 “網紅” 的甲骨文雲基建正在訓練全球最重要的幾個 AI 模型,而且比其他雲平臺更快、更便宜,公司高層預言五年內收入 “輕鬆” 翻倍並突破千億美元。有分析師看好埃裏森與馬斯克私交良好有利於公司業務,但看衰者擔心 2025 財年資本支出翻倍不可持續。

    MSTR 計劃出售更多股份,籌資購買比特幣

    MSTR 正尋求股東批準增加授權股數,A 類股從目前的 3.3 億增加至 103.3 億股。公司在文件中指出,比特幣收購速度 “比最初預期要快得多”。

    諾和諾德又遭打擊:馬斯克曬瘦身照,稱用禮來減肥藥比司美格魯肽有效

    馬斯克聖誕節曬照自稱是 Ozempic 聖誕老人,又澄清說不是司美格魯肽那個藥名 Ozempic,是禮來的競品 Mounjaro,還說 “高劑量” 的 Ozempic 藥物會讓他放屁和打嗝,“Mounjaro 似乎副作用更少,而且更有效。”

    報道:小米正搭建 GPU 萬卡集羣,將對 AI 大模型大力投入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該計劃已經施行數月之久,雷軍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領導角色。“在 AI 硬件這件事情上,最核心的是手機而不是眼鏡,小米在這個領域不 ‘all in’ 是不可能的。”

    李想時隔 9 個月公開發聲:百分百做人形機器人,不做 Robotaxi

    針對未來的產品佈局,李想直接否認了 Robotaxi 產品,理想汽車未來不會在這方麵佈局,但是理想汽車 100% 會做人形機器人,不過節奏不是現在。到 2030 年,理想汽車有 50% 的概率做一輛非常有趣的超級跑車,並且具備人工智能。

    字節研發投入接近 BAT 之和

    浙商證券表示,字節跳動在 AI 上投入巨大,2024 年資本開支達到 800 億元,接近百度、阿裏、騰訊的總和(約 1000 億元)。研發投入顯著領先同行,類比於微軟加力投資 OpenAI,字節之於中國或可類比 OpenAI 之於美國。

    OpenAI 實現 AGI 有多難?獲利目標 1000 億美元,營利轉型還得和微軟攻克四大難關

    按照現有協議,OpenAI 不會很快實現 AGI,OpenAI 此前預計,2026 年虧損 140 億美元,是今年虧損的三倍,到 2029 年才能實現首次年度盈利,尚不清楚轉型會怎樣影響 AGI 的利潤目標。媒體稱,10 月以來 OpenAI 和微軟一直在磋商改變結構,問題集中在微軟的 OpenAI 股權、獨家雲供應、使用 OpenAI 知識產權多久、20% 收入抽成四方麵。

熱門文章

熱門標籤